English

一批浏阳籍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

1999-04-20 来源:光明日报 特约通讯员王国平、邹蓬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特约通讯员王国平、邹蓬)当年一曲《浏阳河》唱红了大江南北。如今,湖南省浏阳市一批现代知识青年,自愿放弃都市生活,怀揣知识回到家乡,用自己的理想谱写浏阳河上的新篇章。

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周利和,在高科技领域的攻关中,毅然把目标投到了希望的田野上。1996年,他义无反顾地辞职回到生他养他的浏阳永安乡,一次就投资180多万元,征地180多亩,建起一个集果树、苗木、花卉、药材、养猪、养犬、养鱼、养鳖为一体的大农场,到1998年,总产值已达600万元,是一般科技示范户的30多倍,是2000户普通农家一年的总产值之和。据浏阳市科协刚刚完成的对10家知识型科技示范户的统计,1998年,他们共有农副产品产值3000多万元,占全市120万农业人口农副产品生产总值的8%。因为他们的生产规模已初步达到工业化生产程度,产品利润比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平均利润要高出20%。

新型知识青年回乡务农,开创了当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新局面。1994年,刘朝阳从北京畜牧学校毕业,毅然放弃大都市的户口,怀揣畜牧技术资格证书,回到浏阳古港镇农村,投资10多万元办起生态农庄,实现了养鸡——养猪——种植科学循环新模式,推出了良种鸡、良种猪新品种,先后辐射到全市10个乡镇。人们看到,当年只能施到地里种菜的鸡粪,如今通过发酵却成了养殖良种猪的新饲料,而猪粪又成了沼气发电照明孵鸡的无形电源。一批农民在他的影响下,也逐步走上了有一定规模的经营道路,新农药、新产品、新技术在他们中广泛运用。毕业于成都中国电子科技大学“机电一体化”专业的学士张洁,回乡后投资30多万元办起了专营反季菜和优质种猪的农业综合开发农场,使当地良种猪大幅度增加,并引起了外贸部门的关注。据畜牧部门抽样调查,1998年,浏阳市生猪优良率仅两年时间就提高了30%,良种鸡的推广辐射面由两年前的50%提高到80%。一批农户在他们的带动下不仅走上了优质畜牧农业之路,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70年代就很有名望的浏阳籍省级科技示范户刘国光说:“这批新型知识青年无论从观念、魄力、远见来看,我们都已望尘莫及,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担该落到他们肩上,我甘当铺路石。”前不久,刘国光已愉快地接受了刘朝阳的邀请,放弃自己“房前屋后”经营了大半辈子的示范农业,正式出任朝阳生态农庄养殖项目的技术总监。

浏阳市科委、科协从现代知识青年回乡搞现代农业的风景线上,看到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希望。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知识型科技型示范户的政策,从这里起步,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